冷拉钢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冷拉钢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中国企业开始重视CCER

发布时间:2021-02-22 15:31:09 阅读: 来源:冷拉钢厂家

中国企业开始重视CCER

Ivan Tong  本报记者张晴北京报道

国际第三方服务机构正在密切关注中国碳市场。  10月15日,安永协同CDP共同发布《2014年CDP中国100强气候变化报告》。  这是安永尝试在中国企业碳管理领域扩大影响力的又一动作。此前,安永在三月份发布《了解中国碳排放交易机制与碳排放报告》,对中国碳市场和企业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  “我们的气候变化或者说碳相关的业务增长速度非常快,目前来看业务潜力也非常大。”安永中国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主管合伙人唐嘉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  相比同类碳管理咨询机构,安永拥有在财会领域的专业优势。针对碳市场发展衍生而来的企业会计处理、税务处理问题,安永已经拥有了相应解决方案,也在和主管部门沟通相关指引的制定。而下一步,安永正在探索从投资回报的角度,给企业提供进一步的碳管理建议。  国内企业关注CCER  《21世纪》:针对企业碳管理服务,安永目前有哪些考虑?  唐嘉欣:我们现在看国内碳市场,肯定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企业对于现在大方向、大气候是如何理解的。  根据我们目前的了解,企业对于整个大环境和政策的认识有待提升,包括对于一些政策的解读和国家以后要发展的方向,都有很多疑问。因此作为专业服务提供商,安永会对国家的政策、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然后把这些信息传达给企业,在企业和政府、学者、国际上相同领域的机构之间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其次,毕竟碳市场和气候变化在国际上都不是新的话题,比如欧洲碳市场已经发展多年。因此安永的国际网络和相关经验可以用来服务企业。安永以前是偏重审计、咨询的机构,和碳的业务相结合,也是安永比较大的优势。  最后一个是未来企业如何去看待碳市场的发展。以前我们把节能减排看成是成本,但是因为有了碳市场,就有投入产出的问题,就会涉及到投资回报。我们国内的碳交易市场目前还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所以我们的服务集中在协助公司准备未来更成熟市场到来的工作,到后期就会开始帮助公司优化管理,希望最终发展到企业把整个碳交易的环节变成整个公司运营的一个核心部分。所以下一步安永也在计划,从选择更好的投资机会或者回报率的角度来协助我们的客户。  《21世纪》:目前你们的客户来源是怎样的?  唐嘉欣:现在的客户中有一些是来自原有客户。安永原有的财务审计和咨询的客户,正在经历着环境和社会相关的风险和挑战,并发现这些风险和挑战已经开始影响到他们的营运,而我们部门正是在这种需求下应运而生。另外因为我们在这个领域有技术和专业优势,和新客户也有很多合作,这是由需求衍生的服务,在国家政策之下很多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压力。  《21世纪》:客户群体都是哪些类型的企业?  唐嘉欣:一类是纳入碳交易市场的控排企业,因为和原有客户有重合,比例不小。非纳入企业也有关注,比如之前很多企业都听说过CDM,而现在国内碳市场也有一个对应的概念CCER,所以很多中国公司开始觉得CCER也许是一个机遇,一些参与过CDM项目的企业开始向CCER转向。  目前来看,客户以大型企业为主,原因首先是纳入碳交易的控排企业身就有很多大型企业,其次碳管理、碳交易的市场出现,对大型企业的影响会更大,同时大企业也有更多的资源来考虑碳市场和碳管理对于企业的收益和运营的影响。目前也有一些自愿型的企业,他们有不同的考虑。比如部分客户有国外的分支机构,对国际的碳交易市场比较熟悉,希望能在国内的碳市场有所作为;或者是在国内处于特定行业,虽然未被纳入碳交易,但是希望评估未来的影响,所以产生了相关的需求。  大型央企关注收益评估  《21世纪》:根据你们接触客户的情况,国内企业在碳管理方面的需求主要有哪些?  唐嘉欣:从目前的阶段来看,碳市场联系到企业收入并不是一个主流。目前需求比较大的是,公司如果开始考虑碳市场交易,基础是得先把自身碳相关的数据管理好。对企业而言,碳到底是一个管理成本,还是一个和公司经营战略相关,能从中获得收益的机会,有一个晋级的过程。  因此需求有三个层面,首先就是对于碳市场的认知,很多新客户对中国碳市场的认知仍有待提升。无论是对中国碳市场的了解、对不同试点政策差距的分析,还是对未来全国碳市场预期的判断,都需要重新建立意识。  其次,碳和碳交易对于很多中国的公司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而现有管理体系,尤其是企业内控体系,并不能很好地支持其进行交易和相关的决策机制。同时根据碳市场的要求,企业也会需要一些咨询或者鉴证的服务。  第三个层面,一些企业开始意识到他们在碳市场的投入可能会产生收益,这些收益如何评估是一个难点。这些企业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一些大型的央企或者能源类的企业,他们以原有的CDM实践为基础,建立了专门的关注碳资产和碳管理的部门,以参与到中国的碳试点中。这样的参与加速了碳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也产生了更有针对性的碳管理需求。  《21世纪》:从企业反映来看,碳市场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唐嘉欣:碳市场对企业的影响是非常正面的。虽然现在交易并不是很活跃,但目前看到大多数企业对碳市场非常关注,关注之后就会做很多筹划性的工作。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其他相关政策也是一个驱动力。我们在报告中也有提到,相应的政策,无论是从碳管理、节能减排,还是环境信息披露的角度,对于企业的要求都越来越高。相较于两年以前,这可能是这些企业从来没有感觉过的压力。而在压力之下,企业开始需要途径去进行低碳管理。碳市场试点在非常合适的时间启动,企业开始认识到通过碳市场,可以实现他们以前的低碳和能源管理预期。  碳市场的有些机制还有待明确  《21世纪》:客户参与碳市场和碳管理,难点主要在哪里?  唐嘉欣:对很多客户,认识碳市场是第一步,下一步的问题就是具体的操作。从碳交易的市场机制来说,有些机制还未明确。比如对于企业关停并转的情况配额怎么处理,对于多地运营的企业怎么处理,比如移动源排放如何进行有效评估的报告。比如碳交易本身是一个交易行为,在交易过程中的内控体系该如何和企业现有体系进行对接等。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具有实操性的问题,需要随着碳交易试点的深入,不断完善。  《21世纪》:在碳市场领域,你们提供的很多服务和其余碳管理咨询公司类似,那么安永的优势在哪里?  唐嘉欣:一般的咨询机构参与到碳交易市场,给客户的服务可能有和我们的优势交集的地方。安永的优势是能够和原有业务结合在一起,包括财务、税务、咨询、评估。另外,我们有强大的国际网络,对于碳交易这一新事物,国内现在欠缺的是操作经验,而我们的优势就是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分支,可以通过这个网络获取信息,然后给企业带来一些国内没有的经验。  《21世纪》:从你们的角度来看,如何评价国内试点市场?  唐嘉欣:目前来看整体效果不错,虽然很多人会觉得市场反应比较冷淡或者交易比较少,但七个试点除了深圳之外其他都运行不到一年,而在国际上我们所谓的活跃市场也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所以从时间来看,对于评价碳市场到底发展怎样为时尚早。而从另一个角度,即企业如何关注这个市场来看的话,我觉得还是比较积极的。在一边是政策、一边是市场双管齐下的情况下,相信对国家推动节能减排有很多效果。

定制西服公司

北京定做工作服公司

北京衬衫批发